大家都知道,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,毛主席曾经向徐向东的红25军借钱的故事。最后,徐海东从仅有的7000银元家底中,直接拿出5000银元支援中央红军。因此,毛主席盛赞徐海东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。
实际上,这部分钱对于中央红军来说,尚可维持几日开销。但是,当各路红军汇集到陕北后,接近四万人的红军队伍的开销,那可是一个天文级的数字了。
而此时,红军已经陷入到巨大的困难当中。首先,苏联共产国际的援助,早在1935年便断了。而到陕北后,这里物资又极度匮乏,零星的靠打土豪来维持生计,也是杯水车薪了。
《中共中央财政经济工作文件选编》就曾有这样的描述记载:延安中央机关数次断炊,靠打土豪暂时周转。
展开剩余74%此时,毛主席在苦苦思索如何渡过这一难关。他想到了孙中山的夫人宋庆龄。他深知,她是我党的老朋友了,也是国民党中少有的支持“左派”的重量级人物,困难提出来,她定能出手相援。
于是,毛主席专门给她写了一封信,希望能通过她,向国民党财政部长宋子文借5万美元,以用于红军抗日及各项开支。
宋庆龄看过秘密送过来的毛主席的信件后,感受到红军已处于了极度的困难当中,这笔钱应该是救命的钱了。她轻轻地对送信的同志说,她会尽全力的,而她也是说到做到了。
很快,陆陆续续的粮食和军需物资,以及大量的资金来到了延安,缓解了红军的燃眉之急,中央也就此稳定了下来,并很快实施了东征战略。毛主席对宋庆龄的慷慨相助无比感激,甚至已经无法用言语来表达了。
前面已经讲了,这笔钱在当时来说,已经属于天文级的数字了。那么,这真是她通过弟弟宋子文借来的吗?可不是这样的。
1969年3月17日,宋庆龄故居管理中心收到了一个特殊的捐赠,这是宋庆龄写给廖仲恺、何香凝长女廖梦醒的一封未寄出的信,信中说:“那笔钱,我已将老宅抵押,细节未曾告知对方,不可扰人前线之思绪。”
而就是这句话,揭开了宋庆龄几十年前,如何在两个多月内,为红军筹措5万美元的具体细节。没错,正如她写信给廖梦醒讲的那样,她抵押了和孙中山在上海的老宅,最后向汇丰银行贷了款。
实际上,毛主席根本不知道,在他给宋庆龄去信,希望她能说服宋子文,给红军借款五万美元时,她早已经与宋子文断绝了来往。因此,她是不可能联系宋子文,也不会向他开口的。
面要讲清具体的筹措过程,先得说一下宋庆龄的收入。主要有两项:一部分是广东省府给她的孙中山遗属抚恤金,另一部分是她的演讲或是稿酬的收入。
本来,她是想一次提取遗属抚恤金,再加上自己的一些积蓄来凑这笔钱的。但是,当时省币信用不好,各个银行都不愿意给她兑换美元,这条路就行不通了。
无奈,宋庆龄只好考虑另一条路了,靠自己的信誉贷款。于是,她拿出了与孙中山在上海莫利哀路29号生活的产权证书,直接给汇丰银行上海分行做抵押,并满足了银行利息一次付清等多个苛刻条件后,终于得到了银行兑给她的五万美元面额的现汇支票,并通过秘密渠道送抵了延安,并给毛主席回信:“款项已按原意处理,请勿再提。”
当然,这笔钱直到在1954年,毛主席让中央归还宋庆龄时,她依然没提这笔钱是怎么来的,自己付出了多少……
直到1969年,毛主席才通过廖梦醒捐助宋庆龄故居管理中心的信,知道了这笔钱的来龙去脉。他感慨地对工作人员说,这是宋先生拿她和孙先生的屋子,换了我们的命,我们从此不能让她受一点气。
而这笔钱,也见证在了新中国的历史上,更见证在了全国人民的心中。
发布于:山西省